*中國古代paro

*出現角色會因為劇情需要調整年齡

《琵琶記》——故事講述趙五娘自夫婿蔡伯喈進京赴試後,五娘任勞任怨、服侍公婆,讓公婆吃米,自己則背著公婆私下自咽糟糠。婆婆一時痛悔過甚而亡,蔡公也死於饑荒。公婆去世後,五娘祝髮買葬,羅裙包土,自築墳墓。又親手繪成公婆遺容,身背琵琶,沿路彈唱乞食,往京城尋夫。

侑獨自一人坐在廂房裡,原本用髮帶半束著的長髮,改用一根木作的簪子固定。他的臉上,抹上了厚厚的戲妝,一層又一層,像是要把他平時樂天灑脫的樣子全蓋住。就連他的眉毛,也刻意畫成了八字柳眉,讓他看起來更加悲情。房內點著幾根紅燭,將他的身影打在了屏風上,宛如一道嫻靜而幽深的風景。

侑對著銅鏡中的自己眨了眨眼,又或者該說,那是鏡中的趙五娘在對著自己眨眼。銅鏡中的人,是他,也不是他。那是他所扮演的角色,卻不是他的一部分。

每次上戲,侑都會覺得他又體驗了一次別人的人生,那些他所扮演過的每一個角色,無不例外的都深陷在愛情的泥沼裡,他們雖然因愛而受苦,但最終都能換得一個美好的結局。

然而,當這一切都落到現實中,還會如此嗎?

心意了。

自從鸞鳳兩離分,懶就妝台理雲鬢,釵環首飾典無存,頭髮呀,是我耽擱你度青春!如今又剪你資送鶴髮親,我是欲剪未剪淚先淋。別人家是珠圍翠繞蘭麝熏,只有我呀,剪髮埋葬白頭人。

我待不剪你呀,開口告人羞難忍,我待剪下你呀,剪了頭髮碎了心。

——【琵琶記】祝髮

「侑哥,看來你準備好了。」日向在最後一個音落下後推門進來,看起來已經在門外等了一段時間了。

「可以了。」